老祖宗說“冷在三九,熱在中伏”,這話真的一點不嫁!之前頭伏的時候下雨多,氣溫不是太熱!而如今進入中伏了,雨水少了,氣溫明顯高了很多,可以說是火力全開!
特別是最近幾天的天氣悶熱得厲害,每天走在太陽底下,感覺自己都快被蒸熟了,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樣,天天盼著能涼快些?眼瞅著立秋就要到啦,關于立秋的這些事兒,你都了解嗎?
(1)什么是立秋呢?
立秋可是二十四節(jié)氣里的第十三個節(jié)氣,也是秋天打頭陣的節(jié)氣,它一來,就標志著孟秋時節(jié)正式開始啦。
“秋”這個字,意思就是暑去涼來,天氣要慢慢變涼快了。古人把立秋分為三候:“一候涼風至,二候白露生,三候寒蟬鳴 ?!?/p>
立秋后,刮的風讓人感覺涼爽,不像之前那么悶熱;大雨過后,清涼的風一吹,清晨室外植物上就會凝結出晶瑩的露珠;寒蟬也感受到秋天的涼意,開始鳴叫。
雖說立秋預示著秋天要來了,可它并不等于氣象學意義上的入秋,暑氣也不會一下子就消散。
(2)老話說 “早上立了秋,晚上涼嗖嗖”,這說法有道理嗎?今年立秋啥時候呢?
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早上立秋的話,后面氣溫就開始下降了,不會整日整夜的熱了,至少早晚溫差逐漸增大了!這也就是后半句所說的“晚上涼颼颼”!
然而,今年立秋時間是8月7日13時51分19秒 ,農(nóng)歷閏六月十四,屬于午后立秋,也就是晚立秋。那又有什么說法呢?
民間還有 “早立秋涼颼颼,晚立秋熱死牛” 的說法,從時間點劃分,0點至12點為“早立秋”,12點至24點為“晚立秋” 。從這個角度看,今年立秋后暑氣消退可能沒那么快,后面還會持續(xù)炎熱一陣子。
不過這些民間說法,雖然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經(jīng)驗,但并沒有嚴謹?shù)目茖W依據(jù)。影響氣候的因素多著呢,像太陽輻射、大氣環(huán)流和人類活動等,立秋早晚和天氣熱不熱之間,并沒有絕對的對應關系。
特別是后期雨水多少有很多的關系,老祖宗就總結了“一場秋雨一場,寒十場秋雨要穿棉”,認為立秋后雨水多,氣溫下降也就快!
(3)今年立秋后還熱嗎?又會熱多久呢?
答案是肯定的,立秋后還會熱上一陣子。從節(jié)氣順序來看,立秋后還有處暑節(jié)氣,而且立秋常常還處在“三伏”期間,俗話說“大暑小暑不算暑,立秋處暑正當暑” ,今年8月7日立秋,8月9日就進入末伏了,三伏天積累的熱量還沒散盡,地表熱量持續(xù)向外散發(fā),所以高溫天氣還會持續(xù)。
尤其是在南方不少地方,立秋后的末伏,往往比頭伏和中伏都炎熱!
另外,從地域上看,不同地方熱的時長也不一樣。北方地區(qū),像華北、東北,立秋后1 - 2周,早晚溫差會慢慢增大,可白天可能還會維持在30°C左右的高溫,真正涼快下來一般得到8月底至9月初!
長江流域,比如江浙滬、川渝等地,高溫可能會延續(xù)到9月中旬;華南地區(qū),像廣東、廣西、福建這些地方,因為緯度低,受海洋性氣候影響,高溫天氣或許會持續(xù)到10月甚至11月才逐步轉涼。
總的來說,立秋后炎熱天氣通常還會持續(xù)1個月左右才會明顯轉涼 ,大家還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。
那秋老虎猛不猛呢?“秋老虎”說的就是立秋后出現(xiàn)的短期回熱天氣,氣溫高,還特別悶熱。
今年是晚立秋,按照民間“晚立秋熱死?!钡恼f法,再加上立秋后很快進入末伏,“秋老虎”到來的概率不小!
不過,立秋后每下一場雨,氣溫也會隨之下降一些,也就是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 ,隨著雨水增多,天氣總會慢慢變涼快的。
立秋就要到了,但暑熱不會立刻退場。在這夏秋交替的時節(jié),大家既要做好防暑降溫,也要順應節(jié)氣變化,調整好作息和飲食。讓我們一起期待涼爽秋天的到來吧!
標簽: